近年来,济南市钢城区深入实施科技副职选聘计划,从高校、科研院所等选聘高层次人才,到区直部门任科技副局长、到街道(功能区)任科技副主任、到重点企业任科技副总,推动人才资源、创新要素向一线集聚,激发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活力。
瞄准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对接。钢城区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在需求端,对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街道(功能区)、重点企业开展调研摸底,以产业发展作为引进人才的风向标,形成科技副职需求表。在供给端,面向高校院所等,设定自主对接、竞争应聘、会议研究、发函确认4项流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拥有优势学科、存在合作潜力、与发展实际相契合的高等院校为选派挂职对象单位,广泛招揽优秀人才,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已开展两轮次33名科技副职选聘工作。
明确职责要求,深挖合作潜能。钢城区明确科技副职在政产学研合作、推动校企资源共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技术需求研发、加强研发机构建设、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等方面14项职责,为地方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挂职单位与科技副职签订工作协议,打造高校院所、政府、企业、科技副职四方深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搭建校地企合作平台。对科技副职的服务情况进行实时追踪、扎实调研,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层层推选、严格选树,推选一批事迹突出、群众认可、对钢城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副职予以表彰奖励,充分调动科技副职创新动力。目前科技副职已协助编制行业产业规划6个、建设人才载体平台12个、转化科技成果15项、合作发表论文专利30余个(篇)、共同申报省市级科技人才项目16项、联系2000余名大学生到钢城企业实习实践。
优化服务待遇,激发干事动力。钢城区出台《钢城区科技副职管理办法》,推动科技副职项目规范化开展,提升服务水平。注重生活保障,科技副职聘期一年,全年到岗时间不少于50天,挂职期间每月发放2000元生活和交通补贴,统一办理一次性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考核优秀的给予1-3万元不等的工作奖励,优先推荐其申报重点人才工程、重点研发计划。强化成果保障,对科技副职促成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按照技术合同标额最高1.5%给予资助;对贡献较大、实绩突出的,最高可再奖励5万元,切实激励科技副职挂有所为、挂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