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立足新时代人才工作新态势,主动融人全省“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深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全力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实现人才发展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共享共赢。
广开渠道引才,打造人才集聚之地
坚持需求导向,推动人才工作深度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紧抓关键、合力推进,加快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聚焦企业提质增效发展需求。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每年确定20家人才工作重点企业,成立招才引智小组靠上服务,分行业、分层次入企征集人才和项目需求,实行台账动态跟踪管理,助力人才精准对接、项目精准招引。实施“候鸟专家”行动,依托项目合作、短期聘用等渠道,柔性引进工业产业、高端制造、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紧缺人才37名,加速县域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实施五个“百名”进五莲行动,吸引94位“名人、名企、名校、名院、名媒”走进五莲、推介五莲。常态化举办高层次专家对接活动,高规格举办人才发展高峰论坛,回引部分五莲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回莲创新创业,助推县域绿色高质量发展。
聚焦现代化锦绣五莲建设需求。开展“锦绣五莲”推介活动,围绕“绿色崛起·锦绣五莲”主线,打开赏花季、采摘季、滑雪季等各类节会活动窗口,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彩”的标准,举办“锦绣五莲·媒体进五莲”系列推介活动,吸引中央电视台山东总站、人民日报等20余家主流媒体走进五莲,全面扩大引才影响力。
多措并举育才,打造人才辈出之地
科学制定人才培训体系,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产学研平台融合育才。以市北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为纽带,常态化邀请高层次人才来莲洽谈,持续深化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培训实习等多领域合作。
多元培训孵化人才。搭建云智造技术研究院,聘请专家教授成立讲师团,开设产业技术、金融财务、法律等专题讲座,为100余家企业、300余名创业者提供培训。聘请人社部创业导师等创业名人定期开展创业辅导,吸引42家专业服务机构在法桐小院扎根,提供创业孵化、项目申报等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加速人才专业提升。深化“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模式,组织开展企业家、农村实用人才、技能人才等培训班70余期,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实现人才培养由粗放型向专业型蜕变。
搭建平台用才,打造人才创业之地
坚持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通过平台赋能实现筑巢引凤、强巢生凤。
着眼联企联校借智用才。实施“借智用脑”行动,借助名企、名校、名院人才资源优势,开展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培训实习等多领域合作,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尽展其才的舞台。加强区域融合发展,精准对接周边地区产品加工、汽车制造等产业,通过项目合作、技术交流等方式,建立全天候全方位合作关系,为胶东经济圈产业转移、承接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着眼产业链条“链”上用才。紧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项目,帮助相关企业与南京埃斯顿自动化集团、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合作对接,实现人才产业双链融合发展。推出金融9条五莲政策包,创新“以财助才”模式,提供创业担保贷款、人才贷等扶持套餐,在吸引企业扎根五莲的同时,带动更多人才以技术入股,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着眼平台载体联动用才。围绕信息技术、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14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7项。实施平台载体提升计划,2022年五莲县全县新增市级以上平台载体11家,帮助企业申报市级以上重点人才项目31个,成功人选国家级人才项目1个,实现历史性突破,初步实现人才落地有平台、智力承接有项目、成果转化有载体的目标。
真情服务留才,打造人才向往之地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努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生态,真正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有奔头。
用政策服务“安心”。在全市率先出台“人才金政"14条等一揽子激励政策,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推行青年人才补贴“政策找人”“无形认证”工作机制,为各类平台载体和人才发放资金补贴746万元。
用绿色服务“暖心”。建立“莲才金卡”制度,从日常关键小事入手,明确户籍办理、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15项人才服务内容。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人社、卫生、文旅等部门单位设立26处“莲才金卡”专属服务窗口,手持“莲才金卡”便可享受贴心便捷服务。同时,为63名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配备服务专员,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全面提升人才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用精准服务“顺心”。成立市场化人才服务联合体,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自愿参与、合作互助”的原则,首批将20家部门单位纳入“市场化人才服务联合体”,服务内容涵盖人力资源、技能培训、网络招聘、休闲旅游、医疗保健等30多个领域,构建起“资源共享、政策集聚、市场配置”的全要素人才服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