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创新思路、优化举措,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发展、公益性服务”新路径,切实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聚焦产才融合,搭建“企业+人才”信息港。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对接全县“3+2”优势产业体系,探索第三方引才服务机制。聚焦行业“卡脖子”难题,为雷华、中磷等公司引进外籍博士3名,成功申报国家级海外人才项目2个。围绕企业“用工难”“用工荒”的问题,开通网上就业超市,组建一支由600余人组成的农村、城市社区人才信息员队伍,通过发放补助的方式帮助企业招聘用工人员1000余名。
聚焦提质增量,搭建“成长+成才”加油站。 创新办学模式,成立全市首家混合所有制办学机构—临沭县继续教育学院,把创业创新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在岗能力提升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中短期培训作为主攻方向,致力于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和二次提升。并拉长培训链条,探索“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跟踪服务”的全链条培育机制。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班、人力资源培训班、养老护理员培训班等30余期,培训学员3300余名,有近七成学员实现就地创业就业。
聚焦产学研用,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器。围绕大学毕业生、返乡人才和退役军人等群体,打造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创业服务,让归雁人才就业有岗位、创业有平台、创新有支撑。今年以来,新入驻企业20家、毕业企业12家,入驻的68家企业2022年度实现纳税703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同时,探索“基地+项目+人才”、“基地+院校+创新”、“政策+载体+服务”的发展模式,通过院地合作建设研发机构等形式,打造各类研发平台和合作基地。成功争创市级众创空间、市级科技孵化器等称号。
聚焦拴心留人,搭建“服务+关爱”微生态。坚持“一手抓经营、一手抓服务”的发展理念,开通“人才临沭”微信公众号,建立网上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探索“无形认证、政策找人”机制,推动政策无感化落地。创新成立“人才关爱基金”,设立“青年人才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城市融入等“一对一”服务,确保“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不定期开展创业大课堂、创业沙龙、直播带岗、高层次人才座谈交流等活动,举办人才文化节、青年人才联谊等活动,让各类人才在临沭安心工作、舒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