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南7月17日电(宋翠)近日,济南市“侨梦苑”企业成功签署8个项目共计4.5亿元的基金和贷款协议。其中3项是产业投资基金项目,共计4亿元;5项是担保贷款项目,共计5000万。据悉,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撬动济南市“十大产业”作用明显的部分企业,为其解决融资困难。
记者了解到,为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人才高地,今年4月,济南市率先在全国17家“侨梦苑”中出台了吸引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侨六条”(《关于推进济南“侨梦苑”建设发展若干扶持政策》),以含金量十足的专项政策在人才争夺战中占得先机,为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撑。
政策出台仅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济南市建立了“侨梦苑”企业服务推进机制和协调会商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联动,举办对接会等,邀请济南市产投集团、市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投资机构,与40多家侨资企业展开紧密对接。
“我们精准施政,着力解决‘侨梦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项目落地、产业集聚。”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杨永斌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侨六条”能在如此短时间内落地,与市财政局、市外侨办的精准发力密不可分。他们精准制定政策、精准协同推进、精准资金保障,从三个方面为“侨梦苑”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侨梦苑”企业拥有大批“5150”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拥有在全球领先的高科技成果,目前急需大量资金让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和扩大生产规模。对此,两部门通过深入调研,精准聚焦人才如何“引得进,留得住”,精准推出一系列融资保障扶持政策,组建了10亿元“侨梦苑”产业投资基金,设立1000万元“侨梦苑”贷款担保、1000万元风险补偿和专利质押融资三个专项资金,为中小微企业贷款开辟“绿色通道”。并实施了“侨梦苑”企业融资费用补助,从基金和贷款两方面解决当前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最迫切的资金难题。
胡卉博士是入选济南市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的海归人才,其创办的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铌酸锂薄膜产业化项目获得了1.5亿元的基金支持,企业由小批量生产向大批量生产转化得到了资金支撑;济南磐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了5000万元的基金支持;山东德迈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获得了2亿元基金支持……
据了解,济南市外侨办、市财政局还积极协调市融资担保公司,针对大部分“侨梦苑”企业处于初创期、轻资产和缺少抵押物的情况,简化反担保,采取降低担保费率、不收取保证金、担保产品多元化等措施,帮助企业取得贷款,仅山东德迈国际信息产业园一家就获得贷款3000万元。
“为优化海外优质资源集聚环境,我们推出了精准资金保障。”杨永斌介绍说,济南市财政局通过优化支出结构,采取各种方式筹集资金,建立保障机制。安排并拨付政府产业引导基金2亿元,支持市产投集团组建10亿元“侨梦苑”产业投资基金;安排资金支持实施“侨梦苑”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和专利质押融资政策,对“侨梦苑”企业融资费用进行补助。
此外,为大力促进华侨华人来济南创新创业发展,济南在出台“侨六条”新政策的基础上,将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出台的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等一系列普惠性政策予以梳理,精选了20条政策作为附件一并印发,以方便“侨梦苑”企业全面了解、掌握并充分利用好济南的扶持政策。
杨永斌表示,下一步,济南将进一步推进“侨六条”政策的落实落地,给予更多企业更大扶持,推进“侨梦苑”现有侨资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利用目前国际形势带来的机会,吸引全球侨界精英来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