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用两弹一星精神,打造中国未来的云微软

发布时间: 2019-03-21    来源:

【2012年,他放弃优渥的知名软件公司高管职位,立志要做中国人自己的云操作系统,2014年,他的公司成为继华为,阿里,百度之后,国内第四家取得国家知识产权认定的云操作系统研发机构。

现在,他的产品成为全球唯一能够支持兼容所有国际国内主流芯片的云计算基础平台软件,强大如华为,也选择在云技术上与他合作。作为纯民营企业,与国有控股平台公司已经完成战略重组,以科技赋能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可信云产业生态体系正在稳步推进。激情与梦想的背后,是一个知识分子科技强国的傲骨与担当。909记者郭慧对话山东乾云启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正在进行。】

 

2018年11月4号,山东产权交易中心与乾云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打造“产权云”,围绕云计算技术在国有产权交易领域的应用,实现深层次合作,这是我省国有平台型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战略合作、融合发展的典型实践,籍此,双方将以“科技赋能”的形式助力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发展。

【刘春:乾云是从去年推动做战略性的重组,到咱采访的今天基本上战略重组就告一段落了。那么我们重组之后,就从原来一家纯民营企业变成一个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记者:这个过程中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刘春:我认为是相互需求吧。山东省的新旧动能转换也需要一些科技元素融入进去。而山东的特点是国有经济成分占比比较高。二十几个主要经济门类里面,国有经济成分占的比重都很大,而国有经济里面很多都是传统的经济业态,这个新旧动能转换,要求四新,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它必须要依赖于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技术要素,一个是资本要素。我们就能够代表技术要素,所以说我们融入到国资体系,实际上主要还是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国有的传统经济,向新的业态经济去过度,承载着这么一个责任。

记者:这在咱乾云科技的发展史上……

刘春:是一个里程碑。】

 

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的混合重组,传统产业跟科技企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民生建设核心要素快速发展,这是中国经济深度改革的积极探索。2012年,35岁的刘春从国内知名软件公司高管位置上离职,卖掉房子筹措资金,组建团队注册公司,投身于云计算核心系统研发以及产业化,目的也是为了这个词儿:探索:

【刘春:首先说这是一个被动的事儿,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跑到一个海岛上,建一个城堡,和我的团队在里面写代码,当时我出来创业,没有别的考虑,不是说要挣多少钱,而是我们认为这些技术创新需要有一个市场化之路。这个路在中国始终都没有找到,所以说呢我们感觉原来一直在做国家的核高基,863,这些重大科技专项成果积累的很多,但是他进入不到市场,技术一旦进入不到市场,那就不是一个闭环,它就不能够有持续的生命力,也不会有核心价值,所以说呢我们是希望这个团队能够找到一条技术跟市场去结合的新路。可以说前面的六七年的时间里面,我们都在做探索。

记者:那找到了吗?怎么找的?

刘春:应该说越来越明朗了,就是不断的试错。】

 

云操作系统,又称云计算操作系统、它是构架于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硬件资源和单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之上的云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基于分布式结构,要进行海量软硬件资源管理,可谓难度重重。一个开放、通用的云操作系统是云计算的重要基石,也是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相对于国际市场上相对成熟的云操作系统,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发展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一个安全可控的,更符合中国市场,更能促进本土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的基础软件肯定不能是拿来主义,但是对于刘春来说,要真正凭借一己之力探索出一条最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新路,哪有那么容易!

【刘春:你像技术研发方面,我认为它没有捷径可走,关键技术的突破就靠日积月累,靠耐得住,往往做技术的人员在他都比较单纯,在遇到一个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他会进入一种焦虑状态。

记者:你举个例子。

刘春:比如说我们原来做协议这一块吧,我们这个技术里面涉及到很多通讯协议,云和端之间的通讯,协议在中国是没有标准的,我们可以借鉴的标准是欧洲的电信标准,我们要翻阅大量的外文资料,一点一点去抠,我们又不是学外语专业的,呵呵,所以说看查阅资料,看资料,然后消化这些资料,并且借鉴国外的一些同类的一些技术,实际上对我们来讲挑战也很大,更不要说把它转化成一个能够自主可控的安全可靠的技术,那这里面的工作量就极大,实际上走过来看,很多时候做技术的关键点的研究和攻关,就是靠傻劲,我就认准他,我就必须要攻克它,我经常跟我们团队说,我们是黑夜里摸着石头过河,目前我们那个技术已经走到了国际的最前沿。

 

记者:有一些什么样的市场认可吗?

刘春:我们首先是在国防和公安里面的应用,国防和公安实际上都是复杂性比较高的。

刘春:现在有多少客户呢?

刘春:我们现在有200多家吧这样的客户。

记者:都是国内的是吧?

刘春:对。我目前的客户有国外的,但是都涉密的一些项目就还不太能说有三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那我觉得咱作为一个成立时间没有那么长的一个创业型公司,你去无论是找军队还是找公安那肯定不容易,你是怎么做到的?

刘春:怎么去对接,我认为就靠个人过去认识的一些在那些单位工作的技术人员,用户单位里面他也有信息中心,也有分管技术工作的这个专业人员,那过去呢我一直做技术跟他们还是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所以说通过私人关系去嗯交流,然后告诉人家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做到什么地步了,也许能够获得一点机会,让你去试验一下,我们就去实验一下。如果试验成功,他可能会给你进一步的机会,让你做一个试点。试点成功以后,然后再说进入到一个合作关系是吧?业务合作关系这个并不太容易的,说实话周期很长。一个项目短则一两年,长则四五年,这很正常。

记者:无论是部队还是公安,多大范围内在用咱的产品?

刘春:我认为在国产的里面,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但是国产的占全国实际应用的里面的1%不到,基本上99%都是用国外的。】

 

刘春感叹说,真正的科技型企业都是高风险企业,需要强大的人才保障,更需要强大的资金保障。创业以来,乾云科技已经投入了1.5亿元,70%用于研发。公司已完成济南总部与研发中心、北京市场服务中心和美国硅谷技术中心的架构布局,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大数据研究所、众创研究院等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支撑体系。公司先后参与制定国家云计算标准4项,取得技术发明专利35项,其自主研发的云操作系统MCOS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打破了云计算核心技术国外垄断的局面,并已在国防、军工、公安、教育等行业成功应用,华为、浪潮、神码、航天、海信、太极等不少大型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都与他建立了合作关系:

【刘春:国内的四个安全认证,我们是全国首家全部拿到——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防的和工信部的全部认证。我们也是咱省内唯一一个拿到国家开源支持的一等奖二等奖。拿到这种大奖的国家开源项目,至少到目前来讲,技术上在云操作系统这个领域技术上我们还是领先的。我们和华为一同走在前列。

记者:怎么这么说呢

 

刘春:就是刚才提到的就是在一些关键的重要的复杂的应用场景里面,我们能够解决问题,用我们自己的技术,其他企业暂时还没有解决,我们拿到的机会都是别人不要的机会。

记者:不是大家都做,然后我抢过来。

刘春:我们没有能力去抢,因为我们没有那个品牌,也没那个资本实力,我们更多的都是做别说这个事我们不做了,然后才轮到我们有机会。

记者:咱们还建了全国第一家可信云的院士工作站?

刘春:这个也不复杂,因为云计算操作系统云计算发展的一定方向也一定阶段就要考虑它的安全性,那么信息安全里面这个可信计算和云计算这是两种计算方式啊结合在一起,来保护整个大云的这种安全性是一个发展趋势,这在国际上是有专门的组织的,就叫可信云组织。可云计算组织,有国际联盟。这个在国内呢就是我们因为是做云的,我们肯定是知道用户所担忧和顾虑的问题在哪里,所以说我们就要在我们的二五计划里面,这就也是我们二五计划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起点和里程碑,就是这个成立这个可信云的院士工作站,然后重点发展核心云这个方向。而成立院士工作站,我认为一个是过去的积累,在学术界,科技界我们还是有一些自己的影响力的。很多很多院士,国际国内的一些科技专家会知道乾云。在科技界往往就是口碑。你的能力就是你的口碑,啊你解决了问题别人没解决,那就是形成了你的口碑,所以说我们在那个领域还是有比较强的知名度。那么作为中国的可信云的院士,沈昌祥院士,他是可信计算的这个首席专家了。国内唯一的一个院士。这个对我们也还是很关心啊这个刚好有一次在北京开会汇报的机会,然后就谈到可信计算和云计算未来的结合。这也刚好是我们沈院士他发展他的可信计算的一个重要领域。我认为就这么不复杂。真的不复杂。认可你的技术,然后也看好未来的这种两种技术技术融合的发展方向,那就一拍即合。】

 

刘春说国内真正在云操作领域有研发能力的不过百人,作为一群科技牛人的核心人物,他却没有任何“牛”脾气,他待人谦和儒雅,自带清爽愉悦的气质,跟随他多年的同事也几乎没有见过他任何的负面情绪,但他无疑有一个强者性格,对于自己的主张和成果不渲染,不回避,不客气,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铮铮傲骨,更是在各种不经意间,展露无遗。

【记者:那就是你现在落地的那两个项目,点点回收和教育安全体系现在盈利了吗?

刘春:都还盈利,而且他们的资本市值都挺高的。有一家已经被央企收购了。现在应用方面的价值做的规模大了以后,我的云的技术就能够发挥作用了。他就是我用户,我在培育我的用户,就是不断的绕圈,把圈画的越来越大!实际上最终变成了一个生态。

 记者:所以最终你要把乾云带到一个什么样的愿景?

刘春:一个国产的云计算的生态环境里面去

记者:具体描述一下呢?

刘春:我认为类比一下吧,就做成未来的中国的微软,未来的中国的微软,因为微软实际上已经代表了过去了,但是微软是一个大的一个云操作系统的生态,全球都离不开它。

记者: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一些领域,它应该有一些国家的政策支持,作为一个创业型的公司,你们为什么……

刘春:我认为中国国家资助从改革开放这40年里面每年都有。但是中国除了在我们这个领域里,信息技术领域出几个核心的东西外,我认为至少我脑子里面一想好像啥也没有。为什么呢?国家少投钱了吗?初心不对,事一定办不了,初心不对事一定办不了。国家科研经费我认为浪费太多,没有实际形成有效的利用资金。

记者:那你认为你这个领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一些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

刘春:就是两弹一星精神,奉献自己,把自己奉献掉,就有可能做成。】

 

创业7年,42岁的刘春已经是满头华发,身边工作人员介绍说,他平均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十个小时在交流工作,6个小时在理思路写报告,相当长一段时间一天只吃一顿饭,同事都开玩笑他是靠吸收天地精华活着,他乐在其中,那是一种行走在通往梦想道路上的满足与幸福。

刘春的办公室里有两张镶进镜框的照片,一张是1991年,赤脚的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坐在一起,讨论PC的未来。另一张是蓝天碧水间,两个满面沧桑的宗教信徒行走在通往圣城的路上,乾云科技的企业口号是“乾道直行”,朝圣,也许,是他迈向科技前沿、引领行业发展的最佳姿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