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升级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16-06-03

作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板块,威海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强化人才工作的产业导向,走出了一条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之路。

为强化产业导向,“威海英才计划”18个人才项目中有10个是围绕产业发展来安排的,与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的七大领域形成有效对接。比如,按照“人才+项目”模式,每年遴选人才项目产业工程特聘专家,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资金。在全省率先推出市级层面“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成功引进11个省级、8个市级领军人才团队,累计获得省支持资金2.5亿元,位居全省前列。为挖掘驻威高校人才资源,出台“校地合作人才资助计划”,首批遴选15名校地合作优秀人才,给予最高30万元资金支持。“威海英才计划”实施一年来,政策“红利”正逐步释放,去年全市引进培养各类人才2万多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8名;大功率激光器等一大批高端项目兴起,未来几年将成为引领威海发展的新增长点。

为精准引进产业发展紧缺人才,威海市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2425家企业逐一走访,摸清企业用才需求,并通过引才机构、政府网站发布需求信息。在此基础上,引入市场化引才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设立的6个海外、2个国内引才工作站,做好信息对接。对帮助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选、泰山学者等高端人才和团队的,最高可奖励50万元。威海还在环翠区试点推行引资与引智挂钩的目标考核机制,规定引进1名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人才,相当于引进一个实际到账500万—1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或5000万—1亿元的内资项目,引导基层将招才引智纳入中心工作。

为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威海着力搭建三类平台载体。一是企业研发平台。建成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59家,集聚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高层次人才。二是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成立威海市产业博士联谊会,吸纳全市优秀产业博士为会员,开展学术交流、进园区进企业活动。三是“一站式”服务平台。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明确服务专员,对14个事项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将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全部纳入健康查体和休假考察范围,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人才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3-2016 rcs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鲁 ICP 证 09016644 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